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最高法院

:::

最高法院審理110年度台上字第3445號李國輝殺人案件新聞稿

字型大小:
正義女神

壹、本院判決摘要
被告李國輝因殺人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上重更二字第5號判決(下稱原判決)後,依職權逕送本院審判,視為李國輝已提起第三審上訴,經本院行言詞辯論,並徵詢專家學者意見,於民國110年12月23日以110年度台上字第3445號判決:原判決撤銷,發回臺灣高等法院。
貳、第二審判決情形
第一審判決撤銷。
李國輝犯殺人罪,處死刑,褫奪公權終身。
參、第二審認定事實(案情)摘要
李國輝與胡○福共同承租新北市○○區○○路○段○○號2至5樓、○○號4至5樓集合式住宅之房屋(下稱本案房屋)的407室,因認居住在408室之陳○華及非住戶之蘇○盛等人合作以「藍牙」播放對他取笑、挑釁、責怪、侮辱的聲音,及感覺聽到陳○華與蘇○盛在電話中談論要傷害他的事情,而且與室友胡○福因細故時生爭吵。在不滿情緒及報復心切下,基於縱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的故意及燒死陳○華、胡○福的確定殺人故意,暨縱火致居住於本案房屋之承租人死亡,也不違背本意的不確定殺人故意,於106 年11月22日凌晨,持空寶特瓶購買汽油,並將之藏在本案房屋3至4樓間放置雜物的塑膠箱內,至同日20時32分許,自覺聽到有人辱罵、開玩笑等聲音,心生不悅,就取出前述裝有汽油的寶特瓶縱火。火勢迅速延燒、竄升,因而致胡○福等9人死亡,陳○華等5人及時逃生而幸免於難。本案房屋的火勢則因被撲滅,未生燒燬的結果而未遂。
肆、本院判決理由要旨
一、我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第2、3條明定兩公約有國內法律效力,以及適用兩公約應參照兩公約人權事務委員會解釋之意旨。依人權事務委員會通過第36條一般性意見第49段宣示,針對面臨特殊障礙情狀致無法進行有效自我辯護的個人,以及道德可非難性有限的個人,避免判處死刑。依原判決認定被告經台大醫院鑑定認「可能為安非他命類物質使用障礙症及引發精神病」,原判決理由關於量刑論斷,未就此詳為調查、說明,已有調查未盡及理由不備之違法。
二、原判決採用證人段○敏之證詞,認定被告與胡○福時常吵架,具有殺人動機及確定故意。惟此與居住於同址408室陳○華之證言不同,實情如何,仍欠明瞭。事涉被告殺害胡○福之犯罪動機、是否具有確定殺人故意,原判決未予查明釐清,並說明其取捨判斷之理由,亦有調查職責未盡及理由欠備之違法。
三、原判決引用被告於臺北看守所之自述,認定被告有殺害胡○福之確定故意,與其事實欄之記載不符,有認定事實與所採證據不符之理由矛盾。
                                                                  刑事第六庭審判長法  官  許錦印
                                                                                               法  官  何信慶
                                                                                               法  官  朱瑞娟
                                                                                               法  官  劉興浪
                                                                                               法  官  高玉舜

檔案下載

  • 最高法院審理110年度台上字第3445號李國輝殺人案件新聞稿(110-刑41)odt
  • 最高法院審理110年度台上字第3445號李國輝殺人案件新聞稿(110-刑41)pdf
  • 發布日期:110-12-23
  • 更新日期:110-12-23
  • 發布單位:最高法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