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最高法院

:::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76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新聞稿

字型大小:
大法庭法檯一隅

一、案情摘要:

    上訴人主張其為家庭主婦,前因投資失利獲賠而持有12個靈骨塔位。被上訴人等人先後以:「先購買9個寶塔塔位,始得與原持有之靈骨塔位一同出售」、「靈骨塔位得以總價若干出售,惟須參加基金會並支付節稅款」、「要增加靈骨塔位數量成大單位,案子才能繼續做下去」、「購買夫妻塔位後,可出售靈骨塔位總價更高」、「需繳納節稅款」、「因被抽查到,所以需支付公告費給政府」等語,要求伊不斷加購更多塔位,致伊分別交付款項,而受有新臺幣(下同)2,044萬元之損害。

二、第二審判決情形:

    上訴人提出之對話譯文,未提及被上訴人有為上開指述之訛詐行為;且上訴人已取得合計150 個骨灰塔位使用權,並得使用、交易或處分,難認被上訴人有施用詐術,或背於善良風俗、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行為。從而,上訴人依民法第184 條第1項、第2項、第185 條1項、第188條第1項、第28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連帶給付2,044 萬元本息,均無理由,不應准許。因而維持第一審所為駁回上訴人之訴之判決。

三、本院判決主文:

    原判決除假執行部分外廢棄,發回臺灣高等法院。

四、本院裁判意旨

  (一)法院得依已明瞭之事實,推定應證事實之真偽;如不能依當事人聲明之證據而得心證,為發現真實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調查證據;且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訊問當事人,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82條、第288條第1項、第367條之1第1項規定自明。而就事實審理言,當事人本人通常為最知悉紛爭事實之人,故最有可能提供案情資料,以協助發現真實及促進訴訟。是法院為迅速發現真實,得訊問當事人本人,並以其陳述作為證據。

  (二)細繹被上訴人等於對話譯文內容,似隱含上訴人欲移轉、出售靈骨塔位乙事。倘若如此,則依該內容及兩造之交易經過,事實審為發現真實而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訊問兩造,或令其對質,以協助發現真實及促進訴訟,並以其陳述為證據。乃原審見未及此,僅以對話譯文未「直接」提及上訴人之指述行為,即為不利其之判斷,已有不適用上開規定之違背法令。

  (三)法院為判決時,應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之真偽,並不得違背論理及經驗法則,觀諸民事訴訟法第222 條第1 項本文、第3 項規定即明。而因被詐欺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92條第1 項本文、第184 條第1 項後段亦有明文。該所稱詐欺,係指對表意人意思形成過程屬於重要,而有影響之不真實事實,為虛構、變更或隱匿之行為,故意表示其為真實,使表意人陷於錯誤、加深錯誤或保持錯誤者而言。是項規定所欲保護之法益,為表意人意思表示形成過程之自由。蓋詐欺者慣於利用受害人之需求、疏忽、恐懼、同情、貪財、迷信等心理狀態,施以言語行動、傳媒資訊或數人分工等手法交互運作,使受害人逐步陷於錯誤,而影響其意思表示之形成自由。又詐欺之不法行為,如符合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之要件,受害人亦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185條規定,請求加害人共同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

  (四)上訴人取得合計150個骨灰塔位使用權,並得使用、交易或處分等事實,為原審所認定。衡諸一般經驗及論理法則,靈骨塔位乃自然人死亡始有之需求,除經營相關行業或投資者外,個別終端消費者之需求數量有限,且多透過殯葬業者、墓園經營者洽詢、購買,其銷售樣態、管道異於一般商品;持有眾多靈骨塔位而無變價管道者,其財產價值難以一般市價衡之。查上訴人於事實審一再主張:伊為家庭主婦,並無購買靈骨塔位需求,惟因故持有12個靈骨塔位,遭被上訴人以上開訛稱內容所示行為誘騙,而購買150個靈骨塔位等語。倘屬實在,則於上訴人購買上開靈骨塔位之意思形成過程,被上訴人有無利用其心理狀態,施以言語行動等虛構、變更或隱匿之不法行為,故意以不真實之事實,使上訴人陷於錯誤,致影響其意思表示之形成自由?攸關上訴人得否撤銷其意思表示,及被上訴人應否負共同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自應詳為調查審認判斷。原判決就上訴人之上開主張恝置不論,且未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論理、經驗法則,逕認上訴人未證明被上訴人之詐騙或背於善良風俗行為,即為其不利之認定,除違反上開規定外,並有不備理由之違法。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沈 方 維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陳 麗 芬

                                                                                             法官  方 彬 彬 

                                                                                             法官  鍾 任 賜

檔案下載

  •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76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新聞稿(111-民02)odt
  •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76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新聞稿(111-民02)pdf
  • 發布日期:111-02-10
  • 更新日期:111-02-10
  • 發布單位:最高法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