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最高法院

:::

最高法院一○二年度第九次刑事庭會議決議

字型大小:

會議日期
102/07/09

討論事項:
一○二年刑議字第三號提案
刑三庭提議:
某A駕駛汽車故意撞傷(死)某B後逃逸,應否成立刑法第一百
八十五條之四肇事逃逸罪? 有甲、乙、丙三說:
甲說:肯定說
    一、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四規定:「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
             ,致人死傷而逃逸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稱「肇事」一詞,依文義解釋係指發生、引起交通事故
             而言,無論事故之發生係出於行為人之故意、過失,甚至
             行為人並無過失責任,均包括在內。又因該條編列於侵害
             社會法益之公共危險罪章,依其立法理由「為維護交通安
             全,加強救護,減少被害人之死傷,促使駕駛人於肇事後
    ,能對被害人即時救護,特增設本條,關於肇事致人死傷
             而逃逸之處罰規定。」可知其所保護之法益除單純個人之
             生命、身體、財產外,兼及社會之公共安全。因之,無論
             行為人係故意、過失或無過失而發生交通事故,為了降低
             損害,避免事故現場零亂造成更多之傷亡,行為人均有留
             滯現場不得逃逸之法定義務;此與故意肇事情形是否可期
             待肇事者不為逃逸之人性論點無涉。
    二、觀之交通部公路總局車輛機械肇事處理要點第五點規定:
             「行車肇事責任依發生之原因區分如左:有責任肇事:
             因駕駛或保養人員之故意或過失所發生之肇事。無責任
             肇事:非因駕駛或保養人員之故意或過失所發生之肇事。
             意外肇事:因天災、意外事故或不可抗力之原因所發生
             之肇事。」及內政部警政署發布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規範
             第十五點規定:「肇事原因分析交通事故可能為蓄意製
             造。例如:製造交通事故以達自殺、謀殺、及詐財(如詐
             領保險金)等目的,都屬於故意肇事的範圍……。」足見
             主管交通安全之交通部、處理交通事故之內政部警政署,
             均認所謂駕駛交通工具肇事,係包括因駕駛人故意發生之
             事故在內。
    三、依題旨,某A故意駕駛汽車撞傷某B後逃逸,已符合刑法
     第一百八十五條之四肇事逃逸罪之構成要件,自應成立該
    罪。
乙說:否定說
    一、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四之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罪,固不
             以行為人對於事故之發生應負過失責任為必要,但仍以行
             為人對於死傷之發生非出於故意為前提。蓋所謂駕駛動力
             交通工具肇事,依據文義,係指「發生交通事故」、「發
             生車禍」而言,應屬「意外」之情形,若蓄意運用車輛以
             為殺人或傷害人之犯罪工具,即應成立殺人或傷害罪,不
             應稱為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此觀該條之立法理由,係
             為「維護交通安全,加強救護,減少被害人之死傷,促使
             駕駛人於肇事後,能對被害人即時救護,特增設本條,關
             於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之處罰規定。」可知確保交通秩序
             之維護,減少被害人之傷亡,以促進交通之安全,方為本
             條立法之目的,故其適用上應限於車禍肇事之交通案件,
             亦即惟有以行為人非因故意,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並
             於肇事後,對於被害人不施加救護而逃逸,始克成立。
    二、行為人如出於故意殺人、傷害、重傷害之主觀犯意,而駕
             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時,其死傷之結果,本可
             包括評價於殺人罪、傷害罪、重傷罪及其加重結果犯之刑
             責內,行為人既以殺人、傷害、重傷害之故意而駕車撞人
             ,在法規範上,實無法期待其不為逃逸之行為。職是,本
             罪「肇事」應限於行為人非故意之肇事行為。
    三、依題旨,某A故意駕駛汽車撞傷某B後逃逸,不應成立肇
             事逃逸罪。 
丙說:折衷說
    一、本題甲說以本罪之規範保護目的,在維護交通安全,減少
             死傷之社會法益,則因故意之傷害、重傷害、殺人行為,
             或因過失之致傷、致重傷、致死行為,均應並論肇事逃逸
             罪,否則將造成輕重失衡;此與肇事後之逃逸行為,有無
             期待可能性無涉。乙說則認應依刑法法條之文義解釋,致
             人死傷當指因過失之行為所致人之死、傷而言;且故意殺
             人、傷害之後,又欲科以逃逸罪責,顯無期待可能性。兩
             說各持論點,難分軒輊。
    二、細繹本罪之構成要件,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即發生
             車禍),有死傷之情形發生而逃逸,前者為一般處罰條件
             ,是否有過失不問,而逃逸行為則屬故意犯。通常情形,
             逃逸之故意,必在有死傷之發生後,始行起意,故過失致
             人於死或傷之過失犯罪,與肇事逃逸之故意犯罪,為實質
             競合(如無過失,則僅處罰肇事逃逸行為),此為實務之
             通常見解。但在以前述肇事之方法故意殺人、重傷害、傷
             害時,其行為之初,逃逸行為已在認識範圍,不論直接故
             意或間接故意,兩罪間有部分合致,依現行擴充一行為理
             論之通說,俱應依想像競合犯規定,從一重處斷。從而,
             在傷害後逃逸,從肇事逃逸罪論處;在傷害致人死或重傷
             時,則從加重結果犯處罰。乍視之,在過失致死傷時,兩
             罪併罰;在故意傷人時,則從一重處斷,似乎失衡。惟此
             乃逃逸犯意發生先後所致,符合罪數理論,不得不然。
    三、在以肇事方法而故意殺人、故意重傷害後逃逸,與前述故
             意傷害相同,惟如依與罰後行為或典型的伴隨關係之理論
             ,似應僅處罰殺人、重傷害之罪,而不另論逃逸罪。此與
             殺人後之棄屍不顧,或重傷害人後任置路邊,不另論以遺
             棄屍體罪或不作為遺棄罪者同,均本此同一法理。
    四、依題旨:A駕駛汽車故意撞傷某B後逃逸,如係基於傷害
             犯意,造成傷害之結果,A成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
             項之傷害罪及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四肇事逃逸罪,依想
             像競合犯規定,從肇事逃逸罪處斷;如造成致人於死或重
             傷之結果,則成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二項之加重結果
             犯與肇事逃逸罪,從一重之前罪論處。
             A如基於殺人或重傷害之故意撞及某B後逃逸,則單純論
             以殺人(既遂、未遂)罪或重傷(既遂、未遂)罪。
以上三說,以何說為當?請    公決。
決議:
        採乙說。

 

  • 發布日期:109-12-21
  • 更新日期:109-12-21
  • 發布單位:最高法院資料科
回頁首